联系我们
-
桥头河镇新培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仙女峰下,湄水河畔,东临桥头河方兴街,南接国道207线,西接段江,北抵民主、五星、桂花等村。境内群檀线横贯东西,长约2-6KM。乡村小道,阡陌纵横,乡风淳朴、乡村洁美。2016年由原培村和原钟山村合并而成。总面积其中水田898亩,旱土568亩、山林1635亩,辖13个村民小组,共558户2156名村民。
现有党员60名:支委6名村委5名。系建档立卡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0户304人(原新培村54户172人,原钟山村46户13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8户244人,低保户20户48人,五保户12户12人。2015年已脱贫17户63人,2016已脱贫25户61人,2017年预脱贫42户149人,2018年预脱贫16户31人。按市镇要求2019年整村脱贫,全村共有经济实体16人:养猪场3个,养鸡场4个,泥鳅养殖基地1个,龙虾养殖场2个,渔业水面40多亩,土地流转经济实体4个,退伍军人双带双促2个,是2016年度贫困地区基层示范建设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开发村。脱贫中的新培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向着小康幸福的新目标阔步迈进!2004年至2016年,年年被市镇评为先进基层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卫生示范村、村级环境整治工作先进示范村,是娄底市涟源市卫生工作示范村,娄底市文明宣传工作示范村,安全生产工作示范村。当前全体村民和衷共济,同心向富,奋勇争先,为富民强村共圆中国梦,再创新的辉煌
下定决心回家创业 种瓜走上“致富路”
深秋时节,走进夏邑县骆集乡中班口村哈密瓜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成方连片,一棚棚哈密瓜硕果累累。瓜棚的主人班昆仑随手摘了一个哈密瓜,双手一拍即成两半,外部翠绿,内部金黄,咬上一口,清脆甘甜。说起他的创业路,这个老实腼腆的青年人有着说不完的话。 今年39岁的班昆仑自2013年回家创业已近5年,5年前,他在东北开过玻璃店,在上海当过保安,后来又在上海水果大卖场干水果批发生意,一干就是十来年。正当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班昆仑决定回家租地种瓜,当时妻子程大认极力反对,亲戚朋友也不支持,但班昆仑有自己的想法,他对瓜果市场行情十分了解,认定种植瓜果是一条致富之路,便下定决心回家创业。 说干就干,2013年年底,在村党支部书记班凯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帮助下,他流转土地20亩,种植8424西瓜,西瓜收获后,再种植一季哈密瓜,当年试种成功,获利20多万元。2014年,班昆仑把规模扩大到了120亩,当时资金运转困难,扶贫工作队没少给他帮忙,县农发行副行长田华及县商务中心区驻村书记马治国多方努力协调资金贷款,并动员本村贫困户贷款入股,不仅解决了资金困难,还安排了40多名贫困人员就业。村民班二秧告诉记者,“我妻子腿部有病,需要人照顾,我年纪大了,不能外出务工,就在基地管理哈密瓜,按时计薪,每天收入50多元,月收入1500元以上。” 驻村第一书记马治国告诉记者:“班昆仑作为中班口村的致富能人,为中班口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我们积极引导贫困户创业致富,2016年就有班书勤、程大想、程丕玉、班海生等6户贫困户,每户流转土地20亩种起了西瓜、哈密瓜,由班昆仑负责技术指导,驻村队员协调贷款资金,这6户贫困户当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为中班口村全村脱贫奠定了基础。” 说到创业中的困难,班昆仑告诉记者,曾经感到困难的是道路不通问题。以前西瓜种植基地与县道之间不通油路,去年5月,西瓜成熟期正遇连阴雨,拉瓜车辆无法进入,致使十几万斤西瓜烂在地里,当季损失30余万元。乡党委书记刘杰对此十分关心,多方出面协调,为种植基地申请修路资金,并亲自带领发改委领导前来实地察看、勘测,为中班口村修路2公里,打通了瓜园至主干线之间的道路,让群众种出好瓜,卖上好价钱。 说到下步打算,班昆仑说,眼下已成立了“昆仑农业种植合作社”,计划把这120亩大棚全部拆除,改建成连体大棚,连体大棚不仅有利于保持温度,而且便于机械耕种,既能种植葡萄,又能养鸡、鸭、鹅,走一条绿色种植养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