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桥头河镇新培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仙女峰下,湄水河畔,东临桥头河方兴街,南接国道207线,西接段江,北抵民主、五星、桂花等村。境内群檀线横贯东西,长约2-6KM。乡村小道,阡陌纵横,乡风淳朴、乡村洁美。2016年由原培村和原钟山村合并而成。总面积其中水田898亩,旱土568亩、山林1635亩,辖13个村民小组,共558户2156名村民。
现有党员60名:支委6名村委5名。系建档立卡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0户304人(原新培村54户172人,原钟山村46户13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8户244人,低保户20户48人,五保户12户12人。2015年已脱贫17户63人,2016已脱贫25户61人,2017年预脱贫42户149人,2018年预脱贫16户31人。按市镇要求2019年整村脱贫,全村共有经济实体16人:养猪场3个,养鸡场4个,泥鳅养殖基地1个,龙虾养殖场2个,渔业水面40多亩,土地流转经济实体4个,退伍军人双带双促2个,是2016年度贫困地区基层示范建设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开发村。脱贫中的新培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向着小康幸福的新目标阔步迈进!2004年至2016年,年年被市镇评为先进基层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卫生示范村、村级环境整治工作先进示范村,是娄底市涟源市卫生工作示范村,娄底市文明宣传工作示范村,安全生产工作示范村。当前全体村民和衷共济,同心向富,奋勇争先,为富民强村共圆中国梦,再创新的辉煌
导航: 桥头河镇新培村 > > 共织小网格 推动大治理

共织小网格 推动大治理

桥头河镇新培村   2017-12-19 14:45:03 作者:qthxpc 来源: 字体大小:[ ][ ][ ]

2017年12月15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苏泰州海陵区委书记、区长 陈 翔

  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将社会治理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持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字贯穿其中,这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方法。

  共建,要聚合多元主体。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等主体,都在党委领导下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在“一张网”建设中,我们把全区划分成五级网格,选聘3477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治安积极分子担任网格长,形成群防群治的第一道屏障。成立“一个局”即区社会治理局,把机关部门治理职能全部整合起来,建成社会事务“多管局”,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在镇街、村和社区建立宣传应急“一块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分享经济效益,发挥服务作用。

  共治,要融合多项举措。对各类重点人员、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开展联动化解、联手处置、联合整治。在走访排查“一体化”中,设立“网格协理员”,由机关党员干部担任,与基层网格长一起,排查矛盾隐患、收集社情民意。坚持线上线下互动、地区部门协作,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化解和隐患的消除,力求小事迅速解决、大事妥善解决、难事协调解决。

  共享,要整合多种资源。破解信息多头采集、重复劳动和信息壁垒等问题,建立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制度。统一定制平安海陵“一键通”智能手表,发放到所有第五级网格长,着力解决信息收集“最后一米”问题。把视频监控、视频调解、流动人口、社区服刑等各类信息统一接入区第一级网格,真正实现“一家采集、多家共享”。

  我们要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将社会治理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持久。

  人民网记者 史一棋整理 马国英绘图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5日 11 版)

(责